当前位置

商海沧桑荫家堂

  荫家堂,在湖南省邵东县杨桥镇境内,屋主申承述,建于1823年淸、道光三年,癸未岁。座落蒸水河边,坐北朝南,面对佘湖山。院落庞大,纵深四进,横列十一排,正屋108间,杂屋四十间。院内有圆柱156根,天井44个,青砖乌瓦,木柱石礅,到处是雕梁画栋石刻。昔时,应是一座金碧辉煌、气势雄伟的大院。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申承述的后裔说,他祖先(申承述的祖父申蓝田)是财德星,钱跟着他走,他有一个放钱的箱子,夜里作响,钱在里面生崽,日放五百,夜长五百。他是一个偶然的机遇做上米生意的。那时住在余庆堂老屋里,有一年大天旱,一个外号叫“地家子”的米贩子,收了几十船米,因蒸水河无水发船不出,停泊在余庆堂屋下,船工舵手几十号人坐吃山空,等了两个月还不下雨。地家子心急如焚,如果立即脱手,还能留点渣子,他就对申蓝田说:“申老爷,我的米照原价让给你如何?我已做不下去了。”申蓝田想,如果马上下雨的话,那将大有赚头,于是说:“我没有这么多钱,拿我的房屋作抵押你卖不卖?”地家子知道申家房屋情况,于是就同意了,当下写好了协议。就在第二天夜里,突然下起大雨,蒸水猛涨,申蓝田将几十船米直接运到武汉,因久旱米少,价高一倍,不出十天,全部脱手,获得买价三倍的利润。回来后,还清了地家子的米钱,就自己买船做起米生意来。第二年秋收时,衡阳大甸久雨不晴,农民斗雨打回的谷子晒不干,眼看着发芽发霉,大家心急如焚,要求申蓝田收润谷,只要三分之一的价。申蓝田想,这样的价运到家里去晒也大有赚头,于是就大量收购润谷。也是天公相助,衡阳下雨,邵阳天晴,这一年申蓝田发了大财,于是就在衡阳、长沙、武汉、宝庆等地都开起了米行。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赚越多了,就开始在家乡买田,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到申承述当家时,良田已达9000亩,人称“万石田”,成为宝庆府三富之一,(武冈邓、南路伍、东路申)。

  申家大富后,广济乡邻,热衷公益事业,宝庆府修东瓜桥时,申家出了一半钱。一个从团山过来的禹姓孤儿,在申家打了十几年长工,申承述给了他几亩田,还给了一块山地让他建房成家,现已繁衍成几十口之众的“禹家牌”了。申承述宽厚待人,让一个隐居他家的小偷改邪归正,成了他大家庭中的一员,直到申承述死后才离去。

  申承述有五兄弟,家人、长工、帐房先生、米店店员共200多人,在家长住的也有近百人,余庆堂老屋住不下了,于是就着手建筑大院。请来地仙择准蒸水河边这块地基,地仙说:“此地最宜你家,按五行看,你家应是遇水而发,遇木而衰,凡粘“木”字的都要善待,切记切记。”他牢记地仙的嘱咐,在堆头买一个单身婆的一山树时,申承述问你家有多少树,单身婆问他有多少钱,申承述说只管你的树,莫问我家有多少钱。后来单身婆讲要多少就给了多少,那单身婆发了财,见申承述如此大方,她就在另一块山上选了两棵最大的树送给申承述,堂屋里两根最大的柱子就是那单身婆送的。接着请来了百里之内有名的木匠、砌匠。匠艺、杂工每天两百多人吃饭。按地方风俗,工匠上门,每天四酒三饭,(除三个正餐外,上午还要吃一次点心)每餐三牲、素菜不少于八个碗上桌。时间一长,招待自然就不如初了,后来伙食越来越差,工匠们个个心怀不满。那掌教纳总的刘木匠更加愤怒,他背地里说,我要让他难富三代。他看过《下五册》,会施一些邪门歪道之术,他用一张纸,画了一杆烟枪,上面写了四句话:“鸦片鸦片特别香,男女老少卧横床,万贯家财随烟去,卖尽田土卖家当。”堂屋上的梁树,中间要凿一个长方形的孔,内放金银和文房四宝,以状大富大贵,人才辈出,然后用红绸子布包好钉牢。此孔要掌教的木匠亲手封钉,刘木匠就将那张纸偷偷放入梁内,在摆好三牲祭梁时,刘木匠口中念念有词,就是默读那四句话。大院告竣后,唱了七天七夜大戏,好不热闹。

  申承述牢记地仙的嘱咐,善待了木材主人单身婆,却忘记了木匠也是带“木”字的。因伙食差引起了木匠的怨恨,刘木匠暗施的邪术,果然灵验,搬进新屋后,申家就走下坡路了。那时地方兴起鸦片热,吸鸦片是富人的时尚,人们论富时,首先问你家有多少杆烟枪。申承述的儿、侄们都在米行做老板,怎能不赶时尚呢?于是个个都吸上了鸦片,接着全家老少都吸上了。申承述死后更加无人管了,只吸的满院烟雾缭绕、天昏地暗,申承述的一个孙子吸到太阳下山了,才出来透透气,他说:“今天还早,太阳才出山。”留下了千古笑话。后来生意做不成了,把米行全卖了。田产分到各家各户,不几年,全都卖得精光。荫家堂这座大院,一来无人买的起,二来兄弟叔侄统一不了思想,无法卖成,所以就保留下来了。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商贸之都
  • 网络中国节清明(邵东)
  • 邵东政务
  • 文明邵东
  • 图片邵东
  • 影像邵东
  • 邵东文艺
  • 天下邵东人
  • 学习园地
  • 新闻中心
  • 邵东风貌
  • 书记市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东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