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尽职尽责 心系发展

  编者按:6月30日,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周国利在参加全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听取何本君同志的典型发言后,做出了重要批示:“隆回县桃洪镇党委书记何本君同志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全县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虚心学习。尤其要学习他深入群众,直面矛盾的作风。他坚持到最远最穷的村组去,到群众意见多的社区去,到矛盾集中的建设工地去,把坐公交车、住农家屋、吃柴火饭、聊家常事、干田里活作为一种常态。尤其要学习他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品格。该镇每年开工建设的大小项目有几十个,但每个项目都坚持公开招标,没有一位亲友插手承包任何工程项目。出差带头坐班车,下乡骑摩托车。尤其要学习他强烈的发展意识。五年该镇有8家投资过亿元的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现将何本君同志的发言材料全文刊发,请各级各部门结合周书记指示,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非常荣幸能作为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十分感谢市委对乡镇基层干部的关怀。我叫何本君,隆回县桃洪镇党委书记。下面,就个人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个汇报。

  一、抓学习,提素质

  我出生在偏僻的虎形山瑶族乡一个贫寒农家,能从一名小学教师招考为文秘人员,再到现在的镇党委书记,最深的体会就是勤学不怠,律己从严。坚持向书本学。几年来,我自觉克服工学矛盾,除积极参加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外,经常挤时间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先后做了50余万字的学习笔记,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提升政策执行的准确率。坚持向实践学。到桃洪镇工作以来,我坚持深入群众,主动到最远最穷的村组去,到群众意见多的社区去,到矛盾集中的建设工地去,把坐公交车、住农家屋、吃柴火饭、聊家常事、干田里活作为一种常态,真正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了心,办得了事。2009年旧城改造过程中,大井社区一位叫谢三平的拆迁户,思想比较固执。为此,我先后8次上门,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与他唠家常、讲政策、做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谢三平最后不仅主动拆迁了自己的房屋,还义务当起了维护改造秩序的执勤员。坚守清正廉洁。无论是当镇长还是当书记,我始终坚持慎独慎微,情趣高雅,为人低调,生活简朴,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2010年4月,我父亲70岁生日,我提前做通老人和亲属的工作,对外严格保密,没办一桌酒席,没请一个客人。

  二、抓班子,带队伍

  我镇有各类基层党组织98个,党员2813人,队伍大,责任重。作为桃洪镇的一班之长,我深知只有自己做好了,整个领导班子才有凝聚力,干部队伍才有战斗力,对群众才有号召力。为此,我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总揽不包揽,支持不拆台。对重大工作安排、重要事项决策、干部选拔任用等严格按程序办事,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大家发表见解,献计献策。坚持当“班长”,不当“家长”,不搞“一言堂”,实现了班子精诚团结,我镇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县“五强领导班子”。坚持和班子成员多沟通,多谈心,充分调动每位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为解决低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的难题,打消干部群众的思想顾虑,我和班子成员一道,先后12次请专家到现场考察,进行技术攻关,由于项目实施前我们集思广益,考虑周全,目前该项目进展十分顺利。我镇已办起了两个全县最大的金银花优质种苗快繁基地,金银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万多亩。我坚持从严要求自己,当好干部群众的表率。我镇每年开工建设的大小项目有十几个,但每个项目我都坚持公开招标,没有一位亲友插手承包过任何工程项目。镇里两百多名干部,只配置了一辆公务车,为保证工作用车,我出差带头坐班车,下乡骑摩托车,桃洪镇的干部群众都戏称我为“摩托书记”、没有架子的“和”书记。香港兴昂鞋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旅游鞋生产商,2010年8月,为了引进这家企业,我刚做完手术,扯了吊针,忍着伤口化脓溃烂的剧痛,与县招商局的同志连夜赶往广州,公司负责人被我的诚心所打动,最终放弃了在区位条件更好的地方建厂,把2.5亿元的项目落户我镇。坚持依靠制度管人、管事。近年来,我镇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领导班子包片定点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制、党员集中学习制、民主评议党员制、党员公开承诺制等10多项规章制度,全镇党建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镇被确定为全省首批试点乡镇,活动经验在《湖南日报》上得到了推介。

  三、抓党建,促发展

  作为镇党委书记,我始终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花大力气抓好村(社区)“两委”班子、党员队伍和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开阔思路,在全市率先公开选调15名35岁以下的优秀公务员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按照“常委联社区、部门扶社区、(驻社区)单位帮社区、共同建社区”的思路,协调建设资金360余万元,15个社区全部建好了高标准的办公用房和党建活动室。加大在生产一线发展年轻党员力度,三年来共发展党员238名(其中65人为科技致富能手)。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了我镇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五年来,累计引进资金4.45亿元,新增项目45个,三一重工、兴昂国际、江苏雨润、凯宥鞋业等8家投资过亿的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我镇。2010年,我镇实现财政收入1.65亿元,占全县的“半壁江山”。投入5000余万元,完成工商上街等5条老街改造工程,拆迁434户,昔日破旧的老街变成了古色古香的商业步行街,门面的商业价值提高了10倍。

  近年来,我镇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平安乡镇”,并获“全省平安乡镇”、“全省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我本人也被评为全省、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我深知,组织上的荣誉,群众的肯定,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倍加珍惜荣誉,倍加发奋努力,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党和人民的关怀和培养!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商贸之都
  • 网络中国节清明(邵东)
  • 邵东政务
  • 文明邵东
  • 图片邵东
  • 影像邵东
  • 邵东文艺
  • 天下邵东人
  • 学习园地
  • 新闻中心
  • 邵东风貌
  • 书记市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东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