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认真深入好攻坚

  编者按:黄陂桥乡全体干部奋战五天五夜,成功签订了17栋民房41户村民的拆迁协议,使生态产业园的拆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周国利对黄陂桥乡的工作经验作了高度概括,他批示:“黄陂桥乡做好和谐拆迁的成功经验有两条,一是认真。干部把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把推进发展当成自己的份内事,认真对待。二是深入。深入就具体,具体就解决问题。我希望全县各级干部都做到‘认真’、‘深入’。”现全文刊发黄陂桥乡的工作实践,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按照周国利书记的指示,把“认真”、“深入”贯彻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力争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月17日夜晚10点钟,黄陂桥乡党委书记龚子文带领65名机关干部,冒着雨滴,连续忙碌了14个小时,帮助晨光村2组老支书邬奇祥老人拆下了一幢6间3层楼的崭新楼房。看着满地的砖砾,邬奇祥老人脸上挂满了不舍的神情,他喃喃自语道:“我住了一辈子土砖屋,好不容易住上红砖楼房,还不到一年就被拆了,实在有点可惜。但我是个老党员,为了产业园的发展,我要带头拆”。他妻子金蒲英老人更爽快:“我心甘情愿拆,为什么呢?就凭两条。第一个要看远点,产业园发展快、有希望,我现在呷点亏,就靠后人好;第二个就看乡干部的面子,他们天天在村里帮助拆迁户拆屋,天天呷盒饭,比我们农民做事还要发狠好几倍。今天帮我拆屋,好多乡干部把乡里送来的盒饭送给我们先呷,到10点钟还莫呷晚饭。他们图么子?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做事,为我们老百姓好啊”。

  早在3月1日至5日,龚子文书记带领乡干部走村串户、昼夜攻坚,仅用短短的5天时间,做通了晨光、龙石两个村17栋民房41户村民的思想工作,让这些难签的“钉子户”全部签订了拆迁协议。县生态产业园内的拆迁工作为什么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副县级干部、县生态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黄陂桥乡党委书记龚子文回答说:拆迁,是敏感的话题、复杂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项集聚人心收获民意的民心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没有其它窍门,只有靠“认真、深入”四个字。

  认真对待,拆迁就是份内事

  2010年,邵东城镇建设重心东移,坐落于黄陂桥地域的生态产业园为邵东县域经济新一轮大发展描绘出气势恢宏的蓝图。10月,投资120亿元、邵东有史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邦盛凤凰城五星级国际大酒店暨邦盛凤凰城在邵东县生态产业园内隆重奠基。该项目一期征地750亩,涉及黄陂桥乡晨光、龙石两个村108户42栋119间民房的拆迁,到12月31日,还有17栋41户村民不肯签订协议。这些户主或者长期外出,留守老幼做不了主;或者徘徊观望,期盼补贴涨价,成为“难签户”,拆迁遇阻,项目建设不能顺利进行。

  2月22日,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周国利在邦盛凤凰城建设现场办公时要求,黄陂桥乡党委政府务必在4月20日前完成750亩用地内的拆迁工作,尽快将土地交付使用。目标非常明确,任务十分紧迫!

  认真源于大局。接到县委交给的重任,今年元月10日才从廉桥镇调任黄陂桥乡的副县级干部龚子文心里明白,县委将自己从大镇调任小乡,不是受“贬”,而是为了大局,为了尽快打造生态产业园这个全球一流的县级发展平台,是来挑重担、打硬仗的。为了这个大局,龚子文带头做好了攻坚克难的心理准备,在乡机关办公室里支起自己的“家”:除了整齐的书架和整洁的卧室外,还带来了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一切迹象表明,他决心以乡为家,把党的重托当做干部们的“家务事”来做。

  在2月23日召开拆迁对象户动员大会后,28日,黄陂桥乡党委又专门召开干部思想动员会,将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干部身上。自生态产业园启动路网建设以来,乡干部已经为征地拆迁连续奋战了大半年,承受了从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大部分干部都出现了心身疲惫的现象;随着拆迁工作难度的加大,有些干部出现了畏难情绪,想打退堂鼓;还有个别干部认为邦盛凤凰城是生态产业园的重点项目,生态产业园的同志应该唱“主角”,黄陂桥的干部只是配合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是当“配角”,犯不着这么辛苦。针对乡干部们的情绪波动,龚子文在会上提出: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是党的重托、人民的期盼,要实现好两个“角色转换”——第一是干部自身的角色转换。从服从服务于全县发展大局上来说,我们乡干部是配角;但是,加快项目建设、推动园区发展就是加快黄陂桥乡的发展,就是促进自我发展的主题工作,我们干部就要唱主角。同时,项目建设者是主角,我们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推进项目建设,实际上也是建设的参与者,也是“主角”。第二是通过干部做工作引导群众转换角色。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角色转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改善提高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永远是党和政府的第一要务,也是群众自身的愿望所在,党的任务和群众的愿望高度统一,没有矛盾。所以,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户并不是支持项目建设、失地失房的配角,更应该是参与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升自己未来生活水平的主角。统一思想后,干部们真正认识到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是全县发展大局的需要,服从和服务大局是党员干部的份内事,务必认真对待、坚决执行。

  认真源于党性。干部们真正实现角色转换后,迅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他们认识到:接受党和政府交给的光荣任务是党性的刚性要求,不能讲价钱;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能打折扣。拆迁中,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3月1日至5日,正患重感冒的书记龚子文,除了主动协调法院、房产、国土和产业园征迁办的关系、及时做好拆迁外围协调工作外,与65名乡干部同起早、同摸黑,同吃盒饭同劳动,哪里有难点就奔向哪里,哪个群众有困难就进哪个农户家,指挥调动一切社会力量,一户一户地做通工作、签协议,直到17栋41户村民全部签下拆迁协议。乡人大主席姜友君、乡长李宏峰、乡政协联工委主任王祯祥等乡领导身先士卒,既带领工作组夜以继日、分片作战,又灵活机动、“集团行动”,他们曾带领33名乡干部集中做一个拆迁户的工作,直到深夜三点完成任务才收兵。60岁的老党员金怡合退休不退岗,运用自己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品德威望,带动青年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坚持和年轻人一样超负荷工作,时常累得眼皮浮肿、腰腿发酸。青年干部陈龙飞早起晚归热情高,党委领导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哪里有活干就出现在哪里。他深有体会地说:“干拆迁工作,对我们年轻干部是最好的锻炼”。

  认真源于宗旨。乡干部们不仅在大局面前找准了角色定位,也能在群众心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在拆迁中,将“与民争利” 转变成“为民争利”,将为民服务做为拆迁工作的基石,千方百计为群众着想,将对象户的困难看成自己的困难,将解决其困难当成自己份内的事。干部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思想工作者、又是合格农民工。在做好对象户的思想工作、组织指挥房屋拆迁的同时,又参与现场拆迁,尤其劳动力不在家的拆迁户,均由乡干部包干完成房屋拆迁。全体干部每天都在征地现场工作16小时发上,有的帮助拆迁户拆砖、揭瓦、下料,有的帮助拆迁户建过渡房,有的送拆迁户去医院看病,有的给五保户从民政渠道争取困难补助,有的帮助群众修路、架桥、打井、接水、牵电……当41户协议签下来、20多幢房子拆下来之后,所有乡干部的手上都磨出厚厚的茧,脸上经常是黑黝黝的。尽管为老百姓做的都是些细小的事情,但是干部们竭尽全力、任劳任怨,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真心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念得到了回报,拆迁工作快速推进。

  乡林业站干部刘勇军帮助留守户上屋顶揭瓦,不慎从房梁上摔到二楼,伤了腰椎,至今躺在医院。龚书记带人去看望时,他觉得不好意思,自己不小心没能完成工作任务,还要耽搁大家的时间;拆迁户主自发前来看望时,他觉得老百姓真好,没能为百姓办多少实事,还能得到百姓关爱,心中十分愧疚。

  认真源于责任。面对每一个新目标、新任务,黄陂桥乡征迁“集团军”既责任分工又集团作战,做到“集中力量、集聚智慧、集聚人心”。乡党委决定:自今年3月1日起,全体乡干部取消双休日,实行“5+2”、“白+黑”工作机制,并将乡机关65名干部分成17个拆迁工作小组和1个督查机动组,实行责任包干,分别做好17栋41户拆迁对象户的思想工作。28号的动员会一开完,各工作组就带着任务,主动分赴各对象户家中,做细前期摸底调查工作,在3月1日拆迁攻坚战还没有打响之前,已经对41户拆迁对象的基本心态、社会关系、经济背景等具体情况了如指掌,为打响攻坚战集中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林业站站长申金明 “舍小家为大家”, 把家事当小事看待,把拆迁当要事看待。妻子在邵阳医院动手术,住院休养了半个多月,其间,他仅仅抽了两个晚上去陪妻子,自己无法关心照顾妻子,只好请亲戚帮忙看护。妻子出院那天,申金明也只请了两个小时假,将妻子安顿到家后又出现在工地现场。张艳武、尹志敏等许多干部做思想工作时喉咙嘶哑得说不出话来,但仍然坚持用手势等身体语言与群众沟通。拆迁行动凝聚了所有工作人员责任重如泰山的意识和让群众满意、让施工企业满意、让各级领导满意的理念,融入了他们兢兢业业、夜以继日的心血。

  深入细致,攻坚自有好办法

  一个浩大的拆迁安置工程,总有一些村民对政策一时理解不透、难以做到说支持就支持;总有一些人对切身利益要求高、认为补偿标准低;也有一些人因为其它事心不平、气不顺,有话要对干部说。不管遇到哪一种情况,黄陂桥乡的干部们始终精神饱满,带着感情做工作。不因为有矛盾冲突而与群众相对立,不因为话不投机而冷落群众,不因为工作难度大而退避远离群众。他们或和颜悦色、不厌其烦,夜以继日地进行走访;或讲透政策,听取意见,以理服人;或不畏辛劳、坦诚交心,以情感人。有时为了做通一户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工作人员起码要走访三四十趟。在晨光村驻点的60岁老干部金怡合对此感触颇深,他说以往没有那一项工作做得这么深入细致。这种深入细致体现在“四动”上。

  一是政策发动。同意村9组村民邬绪礼,其小儿子邬银秋思想活跃,对工作组提出了许多条件和要求,一直拒绝和工作组签订拆迁协议。工作组人员不回避矛盾,轮番上门数十次,耐心将有关拆迁的法律法规宣讲透彻,也向他宣传县委、县政府关于重点扶持生态产业园开发建设的重大决策和相关政策,磨破了嘴皮,终于让老邬一家人感动,心平气顺地签下了拆迁协议。乡党委、政府还明确表示:在拆迁中,始终坚持 “三个一”,即:坚持一个标准,公平公开地严格执行补偿政策;坚持一样安置,不论亲疏、不讲关系,按拆迁先后顺序依次按规定安置,不人为地制造心理不平衡;坚持一般关怀,只要拆迁户家里有困难,干部们就一起想办法尽量解决,能解决低保的协调民政部门按政策落实,能解决用水用电难题的协助办理,让大家同甘共苦、同享温暖。只要工作人员耐心讲明有关法规政策,有半数以上的拆迁户工作一做就通。

  二是思想触动。对拆迁工作有抵触情绪,就说明拆迁对象心里有话要说。如何让拆迁户讲出心里话、亮出思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到村民家里,走进他们平常的生活环境中,融入他们的生活氛围里。乡干部们来到拆迁一线,在田间地头、堂前屋后,宣讲政策,描绘前景;或者是村民做饭的灶头前、歇脚的禾场坪,一手接过村民手中的活计,边干边推心置腹同村民一起算经济账;有的干脆深夜借宿村民家中,同他们促膝长谈,拉起家常……5天时间里,为了做通41户村民的工作,所有乡干部至少熬过3个通宵。

  晨光村老支书邬奇祥480余平米的新居是目前园区内建得最好的房子,3月17日顺利拆迁。按现行政策,这幢房子拆迁后的补偿款相对于造价来说,要亏损10多万元,说实话,他们对拆新房子真的很心痛。但当初他带头签下拆迁协议,正是被周国利书记和艾方毅县长在视察生态产业园项目进展情况、向他们描绘园区建设发展前景时的那番话所打动。他妻子金老太太当时更是心直口快:“只要产业园发展快,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我现在暂时住在棚子里心里也美”。

  三是真诚感动。3月5日,17幢41户“难签户”只剩下最后一户谢安军的工作仍未做通。谢在云南开托运站,家里只有卧病在床的老母和一个保姆,工作组到他家之后,他一直以工作忙为由拒绝回来。干部们只好在他家耐心地说服他的母亲,他们一边做思想动员工作,一边嘘寒问暖、关心老人的病情,并像亲人一样为谢母端茶送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干部们的所作所为让他母亲倍感温暖,也让他深受感动。3月5日,谢安军从云南赶回来,主动做好爱人的工作,于当天夜晚10点多钟签订了拆迁协议。

  女干部朱美容的孩子才5个多月,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她昼夜都在拆迁现场,没请过一次假。有几天到了凌晨两三点,孩子哭闹不停,朱美容的妈妈实在没有办法了,才让其哥哥将孩子护送到工作现场,送到妈妈怀里吃上一口奶。朱美容说:大家都热情高涨、兢兢业业,我不能因为个人私事而影响工作,她甚至打算提前给孩子断奶……这一切,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所承包的对象户也没有为难她,很快与工作组签了拆迁协议。

  四是亲情带动。晨光村二组村民李耀辉一直在甘肃从事房地产开发。当他得知他家的楼房这次被纳入生态产业园征地拆迁的范围,立即从甘肃赶了回来,在还未签订拆迁协议时便拆掉了自己的房屋。他对乡干部们说:“城市发展是好事,只要规划建设需要,我义无反顾地支持配合,我们不能只顾眼前,要看长远”。工作组干部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也让老李感触很深,他不光自己补签了拆迁协议,还主动陪同工作人员走家串户,跟亲戚邻居宣传政策、讲明道理。这个房地产开发商的话让大家信服,经过他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有几户扬言“人在房在”的“难签户”终于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乡党委、政府还摸清了拆迁对象户的社会关系背景,先后将对象户在县城机关或在外地工作的20个亲朋好友请回来,协助做通其思想工作。晨光村的村干部和村里一些有名望的老人以及一些先行拆迁的村民,也自愿成为“编外”工作人员,加入乡情、亲情劝说的行列,帮助工作组做好思想工作。

  黄陂桥乡的干部们用“最认真的态度、最深入的作风、最质朴的语言、最亲近的接触、最真诚的情感、最专注的投入”打动了瞻前顾后的拆迁户,仅仅用短短的5天5夜,就破解了天下第一难,做好了17幢41户“难签户”的思想工作,开创了我县征地拆迁史上的先河。和谐拆迁的背后是干部们务实的身影,是他们对党的赤诚和对人民的挚爱。

  干部们认真深入的工作作风,感染的不仅仅是拆迁现场周边的人民群众,更感染了工程建设者。“不加紧建设,心有愧焉!”拆迁工作组的认真深入和细致服务令邦盛凤凰城副总经理曾小兵大为感动,他将乡干部的工作作风带到了工程建设的现场,与施工人员一起在工地上昼夜奋战,国际五星级酒店、超级购物中心、高档住宅小区、大型搅拌厂等施工作业面大幅增加,建设工地上已是机声隆隆、车水马龙……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商贸之都
  • 网络中国节清明(邵东)
  • 邵东政务
  • 文明邵东
  • 图片邵东
  • 影像邵东
  • 邵东文艺
  • 天下邵东人
  • 学习园地
  • 新闻中心
  • 邵东风貌
  • 书记市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东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