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地处湘中腹地,面积1768平方公里,人口130万,素有“商贸之城”、“百工之乡”之美誉。由于以前国土资源管理欠规范,加上40万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回乡建房办厂引发的土地纠纷,导致我局信访案件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在省市国土部门和市县信访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坚持把解决信访群众诉求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抓源头、抓苗头、抓人头、抓案头四个方面狠下功夫,破解信访难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局新增信访案件数量相比以前下降了70%,信访案件办结率达到100%,信访工作曾4次获得市县先进单位,信访维稳工作也随即进入了全市先进行列。
一、抓源头,评估风险,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破解信访难题,不仅要解决积累的信访问题,而且要更加重视抓好源头,更加重视信访诉求的初步化解。为了减少、控制和预防信访诉求的发生,我们首先抓好了重大事项社会 稳定风险评估这一源头。2011年,根据《湖南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湘办发[2011]18号)文件精神和上级要求,我局下发了《邵东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切实加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邵东县国土资源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成立了邵东县国土资源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对有关国土资源管理可能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和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事项,从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方面开展评估,认真分析研究可能存在的不稳定隐患和问题,科学评判后果的风险程度和可控范围,并根据风险评估报告,对潜在的社会矛盾及信访风险,制定并落实相关维稳措施。近年来,我局在皮具工贸园扩容升级、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娄邵盆地基本农田改造重大工程等重点项目及国土资源管理重大事项中全部实施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针对皮具工贸园扩容升级项目,我局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分别召开了项目区座谈会、听证会并组织人员进行民意调查,会议上大多数业主对该项目反对的态度十分坚决,强烈要求按《物权法》有关规定保护其合法权益,项目区内的县苗圃场等单位甚至出具了反对性报告。我局立即组织对可能发生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识别与评价,认定本项目因面临的国有土地收回及拆迁安置工作难度很大,社会稳定风险程度较高,对该项目做出暂缓施行的风险评估,该报告意见最后被县委、县政府采用,有效地防止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信访案件的发生。
从2013年1月起,我省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调整,提高幅度较大,但在娄邵铁路扩能改造项目中,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属于按老标准执行的范筹。为确保项目安全运行,我局组织办公室、法规股、征拆办业务骨干,对项目沿线涉及的3个乡镇、2个办事处辖区范围内的信访维稳风险实施了调研并进行了风险评估,制定并落实了风险防范措施。由于工作到位,这个项目建设无一人到市局、省厅上访。我们通过实施国土资源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办法抓源头,预防了大的社会矛盾发生,防止了新信访案件的增加。
二、抓苗头,创新思路,解决问题重在基层
破解信访难题,一方面从接访的个案出发,举一反三,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从源头预防和化解信访矛盾;另一方面可以查找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直接听取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现苗头,及时化解。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渐深入,形成了新一轮回乡建房办厂的“返乡潮”,由于部分人员耕地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淡薄,导致了关于农村集体土地信访案件急增,集中了大量的矛盾,成了我局信访工作的一大难题。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化解信访苗头,我局创新思路,探求从长效上进行管理。组织相关单位、乡镇及人大代表召开了9次会议(座谈会)进行讨论,并形成文件初稿,提交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报市局修改2次,出台了《邵东县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暂行规定》。强化了村(居)委会、(乡)镇人民政府、部门职责,明确了农村宅基地使用的报批程序,考核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把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纳入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绩效考核的硬指标中,强化乡镇一级在国土资源管理信访维稳工作中发挥主动作用;同时保障工作经费和实行考核奖励,形成农村集体土地管理责权利相统一的共同机制。规定实施以来,由于乡镇村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权力和责任加大,他们对农村宅基地管理具有了实质审核权,对在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中的信访维稳工作,具有充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在解决这块信访维稳案件时,又具有人员多、力量强、情况熟悉、处理及时等优势,改变了以前有关集体土地方面的农民信访案件直接往国土资源系统推的习惯,信访案件大量控制和解决在基层,我局的信访案件数量减少了约40%,处理信访工作的压力明显改观。
三、抓人头,强化素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信访不是某个股室某个人的事,而是我局的重点保证工作之一。我们坚持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安排到信访领导岗位,配齐信访干部队伍,形成人人参与,上下联动,强化责任,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局面。事实证明,大量遗留的信访老案主要是由于我们依法行政的水平和国土资源服务的能力所欠缺造成的。这些年来,我局为有效解决和防止信访案件的发生,妥善处置了如国土资源部交办件李子冲煤矿开采等一批信访老案,另外采取措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大力强化培训教育,实行集中学习与分组学习相结合、研究讨论与培训考试相结合等方式,举办封闭式培训5期22天,培训800人次,全面熟悉掌握《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土地管理法》、《行政强制法》等相关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积极创新执法监察方式,自2009年以来,通过公安在我局设立警务室,法院设立行政分庭,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率先形成了联合办案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度,提高了执法监察水平。全面实行阳光行政,通过网站全面公布各种政务信息,同时在政务中心办事窗口发放办事指南,各乡镇国土资源(中心)所也都设立了阳光台,公布相关政务信息。着力转变工作作风,以制度促风气,实行指纹考勤、干部述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制度,并针对“放水养鱼”等乱收费行为进行专项清理整顿,进一步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有效防止了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因此连续两年获得邵阳市先进单位。
四、抓案头,减少存量,健全信访工作机制
对已受理的信访案件,我局形成了分管领导亲自接待群众来访和到基层进行下访的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慎重对待每一个办理的信访案件,抓好善后处置,破解信访难题。针对信访工作这份苦差事,我局积极推行人性化的接访方式,有效解决信访难题。开展了接访下访活动,我局规定班子成员工作日轮流去县信访局接访大厅进行接访,及时听取群众的诉求,解决群众的问题。在法规股设立接待室,负责接待和协调处理信访工作。采取了快速调查、公正处理的方式,对上访案件尊重事实、依据法律迅速作出公正的处理,避免和减少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的发生。做到以“爱”接访,上访的群众往往都是抱着怨气而来,有时说话语气不好、没有条理,在工作中,我局接访工作人员始终能坚持热情接待、耐心倾听,用温暖的话语去感化,从法和理的角度去说服,尽力做到让群众怒气冲冲而来,心平气和回家,让接访成为我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听取群众意见的窗口,消化群众矛盾的平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尽管我们在信访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好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以及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虚心吸收兄弟单位和外县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时刻绷紧信访这根“弦”,时刻关注民生,把信访工作做得更扎实,做得更好,为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