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一个女人心软些这没有错,这也许就是千娇百媚的源头,当然,这需要人格作为担保。其实男人也需要心软些,“硬汉”只是表面的阳光。无情不是真汉子。
“软”是一种真性情,是爱的服输,也是爱的一种技巧,爱的一种表达。“柔情蜜意满人间……”。——我的意思是说在生活中,人们要有一点同情心,要有心软的时候,要有“他好我也好”的情怀,如同恋爱中人对对方的感情。
一个老人说,毛主席时代,我们走夜路多远都不怕。是啊,那个年代虽然也许并不是路不拾遗,但绝对不害怕陌生人进家门。我的爱人小时候与她姐姐走夜路迷了路,护送她们到达目的地的是一个“癫子”。当然她们那时根本不知道,“癫子”那时也确实没发癫狂,她们对他就是小孩子对大人的倚靠,因为那时大家的心都很“软”。
我也有心“软”的时候。工作前,我看到乞讨者总要发点善心,如果不给他们一点点钱,我感到自己羞得慌。正在读师范时的暑假,有两个陌生人错过了旅店,我将他们领进了家门,家里好酒好菜的招待,做得很自然,甚至于第二天连饭菜钱也没有收,也没有问及陌生人的单位与姓名。
但后来随着“资产阶级思想”的泛滥,人们的心变“硬”了,甚至冷硬如铁。据说“2010年12月15日,深圳市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跌倒,无人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死亡”;据说“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这样的事层出不穷,社会的冷漠已经到了可怕的地步。鲁迅先生为何弃医从文?他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我的心也长久的处于挣扎之中。看到老人摔得头破血出、看到别人晕倒在地,我都只是拨打120急救电话,再没有不顾一切的举动;看到颤巍巍、四肢不健全的乞讨者,我也只是偶尔发发善心……
过多的自责没有用,我可以改过,但如果大环境没有改观,英雄模范行为又怎么能遍地开花呢?
好在十八大大刀阔斧的改革步伐迈开了,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一步步迈向了希望的境地,民生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安居乐业的春天又开始到来,我们内心的柔情又重新开始复苏了,我们的心也再一次变“软”了,只是现在软得还不够。
雷锋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当代雷锋郭明义曾经说过:“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但愿这种行为能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不经意间的自觉行动。领导干部要学焦裕禄,那么焦裕禄精神是什么?焦裕禄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惟独没有自己;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想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就是一种“心软精神”——为人民服务,成为一种责任、一种权力、一种义务!
莫尔的“乌托邦”、陶渊明的“桃花源”虽然只是理想,甚至可能是空想,但这么美好的事物我们干吗不多想想?至少我们可以向着美好的目标靠近!
孟子说:“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作为仁者的后代,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触动心中柔情的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