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潜在的魅力,但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唤醒。
据说从北大清华毕业之后最有成就的成功人士,结果往往不是当年毕业时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而是那些兢兢业业长期朝着一个目标不断努力奋斗的人。很显然,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是唤醒自己魅力最有效的方法。
有一对老年夫妻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男主人公是著名的教授,年轻时就出类拔萃。据说当年追男主人公的美女太多了,但是男主人公却偏偏选择了灰姑娘“她”。可是五十年之后,当年的灰姑娘却越来越容光焕发,无论是外表还是内涵,她都胜于当年的追求者。别人百思不得其解,但她却淡淡的道出了其中的原委:我近五十年一直在努力唤醒自己的魅力!
——魅力需要唤醒!
我们很多人到了四、五十岁,要么认为功成名就了,要么认为“也就这样了”,于是不再严格要求自己。
殊不知,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有违我们的初衷。从内心里讲,我们还是希望自己一辈子光彩亮丽,而这种亮丽,往往是通过内涵、通过素养体现的。而要想自己魅力不减,甚至胜于青年,那就需要我们不停的积淀。慢慢的积淀,包括知识、包括水平、包括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包括涵养……久而久之,我们就可能成为圣人,就象醇厚的酒,越老越芳香,越老越有滋味。
而作为年轻人,则更加需要唤醒自己的魅力,我们正处于上升阶段。
我有几个小表弟,当年因为成绩不出色,怕考不上较好的普通高中,而选择了职业中专。他们学的是计算机、无线电修理。虽然,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没有真正的考入一所较好的大学,大多数糊里糊涂的读了一所职业学院,甚至有三人毕业时连文凭都没有拿到,因为他们误入了“自考”学校,而当时的自考很难过关。但十几二十年过去了,这些小兄弟都由于自身的积累,慢慢的沉淀,现在虽然没有成为特别优秀的人才,但却在IT行业干得红火,与那些正规大学毕业的人一样享受几万元一月的较高收入。
是什么原因成就了他们,很显然,是实践出真知,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焕发了他们的魅力。
还有两个小故事值得玩味。
同事的孩子上的是一所三本学校,但在就业时参加考试,却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该项目的笔试第一名,加上口试成绩总分第二名,单位要招两个人,她如愿以偿。看来三本学生也可以战胜重本毕业生,关键是“是否好好读书了”。
同事的孩子大学毕业之后到处流浪。他的妻子考试能力比他强,很顺利的考取了公务员。他没有气馁,被“逼”得不停的努力,终于去年出乎意料的考取了某省机关的公务员,虽然谈不上功成名就,但至少完成了他的第一桩心愿。
如此看来,找准了目标,朝着目标不停的努力,那么人们完全有理由、完全有可能在某行业成为出色的人才!
——学会唤醒自己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