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习近平首提“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9天后,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再次谈到供给侧的问题。从那时候到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习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供给侧改革的谈话,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
一、 何为“供给侧”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分两派,一派强调刺激需求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即强调经济总产出是消费、投资、净出口和政府赤字等需求要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y=C+I+(X-M)+(T-G);一派强调改善供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即强调经济总产出是劳动力、资本、生产技术等生产要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y=A·F(K,L),其中A为全要素生产率、K为资本要素、L为劳动力要素、F是生产要素的组织函数。
凯恩斯是需求学派的典型代表,需求学派过去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主流地位,他们强调持续的逆周期刺激消费、扩大投资、鼓励出口和增加政府赤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十年经济实践也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发展为主。现在,这个方式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三驾马车”的油门已经踩到底了,经济增速却仍然持续下降,出现了所谓的新常态。
于是,经济从供给侧发力的思路被党中央、国务院提高到战略高度了: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应该是提高生产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改善生产要素供给、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
近年来,邵东县多次组织供给侧相关理论学习,组织干部到供给侧改革先进地区考察调研,号召干部从供给侧方面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并在一年多的经济实践中切实从供给侧全面发力,初步开创了良好局面,为邵东县域经济更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学派的经济产出公式中,A是全要素生产率,它是由区域整体的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从供给侧而言,它对经济的影响最深远、最广泛。
邵东县域经济在制造业方面过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箱包制造、打火机制造等。随着农民逐渐外出打工,本地剩余劳动力数量越来越不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需要。为突破本地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县委、县政府制订战略引进了智能制造技术和3D打印技术。2017年8月25日,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邵东先临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加上早先引进的锐科机器人邵东分公司,这些高技术公司将极大的促进本地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提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三、 增加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是最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生产要素。邵东县近年来注重吸引劳动力人口进城,尤其是注重吸引高素质人才回乡。邵东县城建设了成片的廉租房,以方便农民工安家;扩建、新建了一批学校,为外来人口子女入学提供便利;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坚持“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招商方针,吸引了一大批有技术、有管理经验、有资金的老乡回乡发展。
在大力增加劳动力供给的同时,还注重提高现有劳动力人口的素质。邵东县每年都要在各个乡镇举办多期各种劳动技能培训班,提升现有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满足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县政府主动完善县人才市场建设,促进本地人才的市场化交流。
四、 增加资本供给
由于过去几十年偏重需求侧发展,只重建设,不重回报,只重投资,不重效率,造成了大量金融等资本错配到低效率领域,发展新兴产业等高效率行业反而缺少资本。为转变过去的资本投入模式,邵东县政府创业投资公司和产业投资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和民营资本投入到高效率领域。
为促进“三农”经济发展,邵东县委托本级国企参股成立了村镇银行,主要为本县“三农”经济提供金融服务。邵东县还促成了农村信用社向农商行的改制。
为了解决银行和实体企业信息不对成从而造成资本错配的问题,邵东县还定期举行银、企对接会,提高金融信贷资源使用效率。
通过这些措施,盘活资本存量,扩大资本增量,为县域经济提供充足动力。
五、 推动制度创新
增加生产要素的供应数量是外延式的发展思路。将生产要素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进行配置,则需要制度创新,这是内生式发展。由于资源总量总是有限的,外延式发展终会受到限制,必须着力于内生式发展,从供给侧理论而言,即应该改进要素的组织函数F,优化资源配置。
邵东县在落实中央提出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精减政府审批流程的同时,还注重推动各种制度创新。
推动建设模式创新,如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引进了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期打破过去的BT低效率模式。
推动融资模式创新,如引进了产业投资基金和发行企业债券,改变过去单纯依靠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模式。
推动担保方式创新,如引入了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和物流金融的动产抵、质押方式。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不但能为政府融资平台提供合法担保,还能为本地优秀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物流金融则可以为生产型、销售型企业融资提供原材料、存货或其他动产抵押或质押。
六、 全面发力供给侧,促进需求增长
供给侧改革是系统工程。为做好供给侧改革,邵东县遵照当中央部署,打出组合拳,重点做好“五大任务”,即“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2015年底以来,邵东县关闭清算了以金华农产品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僵尸企业,这批企业的产能不适应市场需要,占用大量金融信贷和土地资源;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明显,邦盛凤凰城等小区住房销售率大幅提升,房地产盲目跟风投资势头得到遏制;上马了以星沙物流、国际商贸城为代表的一批急需的基础设施项目,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引导企业尤其是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降杠杆,完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进行市场化运作转型;引进了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填补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短板,等等。通过“五大任务”盘活存量资源,将资源投入到最有效率的领域。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的两个方面,像电池的正、负极一样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供给侧发力多一些还是需求侧发力多一些,归根结底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需要,但绝不是只顾某一侧。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要素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例如邵东县在促进人力资源供应时,必然吸引进城人口、外来人口和回乡人口,人口增加又将促进消费等需求要素的改善。改善供给要素的同时,能够促进需求有效增长。
从供给侧全面发力,可以设想,再经过几年的改革、转型,邵东县域经济一定能实现从经济要素的改善,到发展速度的提升,再到整体经济质量的飞跃,重现昔日民营经济强县的辉煌!
(作者系湖南大学MBA,湖南省邵东生态产业园管理委员会金融财务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