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简家陇镇高桥村平安创建群发布了老龄字第20号简报,通报了本村太和堂组李母刘老孺人的治丧活动圆满落幕,各项指标均未超标,总开支未超4万元。
87岁高龄的李母刘老孺人于本月17日仙逝,其女婿曾惜民为云南省普洱市湖南商会会长,身价数亿。得知噩耗,悲痛之余,电话安排花几十万为岳母隆重治丧:拟大摆筵席几百桌,请多支迎宾队、腰鼓队、龙灯狮子队壮大声势,请和尚做三天法事,把场面搞得热闹点。孝子李兴高将计划当即向村红白喜事理事会报告,村支部书记兼红白喜事理事会会长宁政春当即制止:就餐人数一定要压缩规模,龙队、迎宾队各请一支,总开支不能超过四万元。并立即电话向镇人大主席、高桥村驻村干部黄家富做了汇报。黄主席顶着烈日酷暑,放弃双休日休息立即驱车30多公里赶到高桥村太和堂组,在村主任宁阳生陪同下,代表镇政府前往孝家悼念慰问,并着重宣讲了殡葬改革的政策,做通孝家的思想工作,实行丧事从简。
曾惜民会长从云南赶回后,宁政春书记找到他促膝长谈,宣讲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大力提倡的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的政策,鼓励他支援家乡建设,家乡人民将因您而自豪,亲人们也会因您的义举而骄傲。豪爽而一向乐善好施的曾会长被宁书记几天来的伴夜守灵所感动,慷慨表示将省下来的钱捐给村里修公路。简家陇镇尹镇长得到消息,自掏腰包代表镇政府前来吊唁,将一介平民的丧事提升了档次。次日出殡,孝家不绕道不扰民,抄近道将老人送上了山。一场原本准备奢侈的葬礼以简约的方式落幕,博得了群众的好评。
近十年来,红白喜事的费用越来越高,有钱的大肆操办,一场葬礼花一二十万是常事。没钱的盲目攀比,打肿脸充胖子跟风大办,落下一身债务。高桥村村支两委早几年就注意到这一问题,并试图改变它,于2014年通过老龄会拟定了《移风易俗丧事新办倡议书》,95%的老人在倡议书上签了字。但由于大环境影响,这份倡议书没有付诸实施。去年下半年,邵东县进行殡葬改革工作,简家陇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高桥村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由村支书任理事会长,副书记、村主任为副会长,老龄会及各组组长为成员,具体操办红白喜事。制定了一系列条条框框:规定喜宴不得超过30桌,不发红包、不发整包烟。丧事一餐不得超过50桌,总费用不得超过四万元,特别规定整场丧事鞭炮消费不得超过3000元(包括亲戚送来的炮仗),尽量减少空气污染。
在操作实践中,钱少的户很好开展工作,理事会一进场,他们就坡下驴,一切按照倡议书的标准办。对那些财大气粗的有钱户,理事会先是做工作,再把治丧“大权”从族里管事的手里“夺”过来。还是行不通的话,就按制定的标准罚款,超过最高限额一千罚一千,超过一万罚一万。许多有钱的孝家在此 “杠杠”下只得依规照办。为了防止孝家主事“房亲”对“大权旁落”不满、煽动房亲不拢场,高桥村集全村壮年劳动力组成了一套抬柩班子,16个人义务上阵。理事会实行丧事全包,消除了孝家的后顾之忧。
每一起丧事自始至终,老龄会成员宁金星都会在高桥村平安创建群发布两道简报。孝家也会在群里发布感谢信,大家互动,使厚养薄葬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后人也不再视老人为巨大负担,在赡养老人方面也大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