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最辛苦,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许多同志脸上和手上被磨出了血,令人感动,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在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湖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邵东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生蒋政,就属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之一。
蒋政,中共党员,从医8年来,经常以医院为家,待病人如亲人,专业技术过硬,是市人民医院的业务骨干。为了抗击此次疫情,他年前就将妻儿送回了乡下老家。得知湖北需要医疗援助,他不假思索就报了名。1月28日,蒋政与曾光、封敏3位最美“逆行者”,作为湖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匆匆赶往黄冈市。出征时,他刚上完一个夜班还没来得及休息,也来不及与家人当面说声再见。
“若不是您及时处理,我妈有可能熬不过今晚”
蒋政到医疗中心最初的两天,是最繁忙的日子,不到48小时科室就收满了110个病人。由于防护物资紧缺,为节省使用,每次只能两名医生进隔离区。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蒋政穿梭于每间病房,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位患者详细解答病情。虽然汗水早已浸透了衣服,头面部也被口罩及护目镜的松紧带勒得疼痛难忍……,但是看到病人露出满意的笑容,蒋政觉得一切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2月9日,是蒋政到黄冈的第13天。当晚他值大夜班,和另一位战友负责管理50张病床。跟值班医生交接后,他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手套来到隔离区,习惯性地先去巡视危重患者。60床是个老奶奶,79岁,长期卧床,体质很差,不幸感染上新冠肺炎,病情严重,需要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老奶奶的女儿十分孝顺,在得到医院允许下穿着防护服在病床前陪护。“老人家的病情好点了吗?”蒋政询问她的女儿。她女儿摇了摇头说:“没有好转”。蒋政把目光迅速扫向床旁的心电监护仪,只见屏幕上一串数据将他的心一下揪了起来。然后他又看了看老奶奶,发现她烦躁不安、嘴唇发绀、呼吸急促。不好,老奶奶缺氧!来不及细想,蒋政立即查看无创呼吸机参数,再分析呼吸机漏气的原因。
因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也起了雾,视线不清,完全无法分辨哪里漏气,蒋政试图用手背去感知漏出的气流,但戴着两层厚厚的手套,根本无法感知。最后,在老奶奶女儿的配合下,他发现面罩的密封圈松动导致严重漏气。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老奶奶的血氧恢复至90%以上。看着老奶奶病情明显好转,她女儿感激地说:“蒋医生,辛苦您了,若不是您及时处理,我妈有可能熬不过今晚”。蒋政回答:“不用客气,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所在”。离开病房前,他再三嘱咐其女儿,“如果再有什么异常情况,必须随时找我。”“太感谢您了”,老奶奶女儿感激地说。
“有您这话就放心了,我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蒋政坚守黄冈已四十余天。从开始的焦虑、恐惧,到现在的从容、淡定;从开始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得心应手,这些变化都是蒋政以艰辛付出换来的。
在日常工作中,病人会问一些“深奥”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我的肺部病变吸收这么慢”、“为什么给他用球蛋白而不给我用”等等。因为新冠肺炎是一种新的疾病,需要不断地认识、研究它,所以每当医疗队有病例分析讨论会蒋政都积极参加;下班后,他就去查找最新的文献及诊疗方案,以期让病人更满意,使病人尽早康复。
面对新冠肺炎,很多病人心理压力很大。一天他在查房时,一位中年女性非常焦虑对他说:“我的病非常严重,我知道它不会好了,我已经几夜没睡觉了”。蒋政安慰她:“您要有信心。只要您放松心情,不要过度紧张,您的病就好了一半。”然后,蒋政仔细对比她前后两次的CT片说:“请您放心,您肺部的病变是我见过的病人中相对较轻的那一类,况且现在病变较前好转,我保证您一定会好起来的。”听到蒋政如此坚定地回答,她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有您这话就放心了,我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谢谢蒋医生!”
冬天已经过去,大地春暖花开。经过日夜奋战,现在病区的新冠肺炎病人大多已康复出院,剩下的27名患者都是从其他病区转过来的。经过蒋政与战友们的精心治疗,这些病人终将会被治愈出院。回想起病人一双双无助的眼神,蒋政在日记里写到:“疫情一日不灭,男儿一日不归。”以表达抗疫的坚强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