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感怀这块土壤的养分

  初到邵东法院,尽管这里有我最熟悉的乡音乡情,但对于我这个十年后再次只身返乡的人来说,还是有几分陌生与惶恐,忐忑自己不适应,更害怕自己不胜任。于是,在心里告诉自己: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多向领导同事请教,尽快熟悉法院的基本工作,让自己尽快上手岗位业务。

  在这里工作一月有余,领导与同事们的真心关怀、工作热情、司法理念及整个团队营造的工作氛围,渐渐拂去了我眼中的几分陌生,丝丝抽离了我心中的几分惶恐,带给我一股股暖流、一片片安然、一阵阵惊喜,发现:这就是我所期翼的团队、所向往的土壤——这里有清正廉洁的文化熏陶、激励人生的精神滋养、情真意切的人文关怀。

  审判台上,这里的法官们个个都正气凛然,恪守“崇法、厚德、清廉、明断”的院训:对待法律,他们是严肃的;对待审判,他们是认真的;对待当事人,他们是负责的。审判台下,全院在领导班子的带头下经常开展系列廉政教育活动,积极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如面对前段时间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上海法官”事件,院长就告诫我们:一要警醒自己,严格坚守法律的界限,尤其是和当事人、律师接触时,要牢记“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的道理,从小事做起,不取不义之财,不拿不法之物,不去不净之地,不交不正之友,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二要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歪”,我们既要时刻都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又要不畏强权,敢于执言,敢于为民司法,真正彰显“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浩然正气。

  到这里不久,我就深深感受到这里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这里既盛产着各种类型的宣传报道材料,便于公众了解、支持、监督我们的工作,不仅促使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更督促全院上下进入一种昂扬向上、热火朝天的工作状态;也盛产着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里面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经验、生活感悟、心路历程,我们互相传阅着、学习着、鼓励着、收获着,这促使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之余养成坚持阅读、写作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好习惯,并将其与工作相辅相成,潜在地实现了工作带动积极的业余学习,业余学习促进工作质效的目的。当然,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除了全院干警的积极、热情,还得益于院长的高度重视和亲自带队,如创办《邵东法苑》刊物,大力推进邵东法院文化馆建设,还以行导行,工作之余坚持阅读写作,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创新理论,以法院文化建设为平台,调动了法院一切积极因素,同舟共济,在我们法院内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砥砺前行,让我们每个人既精彩了自己的人生,更提升了法院的形象。

  作为基层法院,这里的法官与普通群众接触较多,他们深深体味到平常百姓的苦与乐,深知当事人的不易与无奈,他们也履行着“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的人民法官的职责,坚持以“公正为民”来作为其一切审判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积极开展“巡回办案”、推进“诉前调解”、探索“诉调对接”等,努力为群众创造便利、快捷的司法服务,并尽心为当事人着想,力使他们能节约时间、资金、精力等成本。在工作过程中,包括法官、书记员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耐心地做着司法解释工作、一视同仁地做着热情接待工作,有时还不辞辛劳、翻山越岭为当事人讨赔偿款等。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人情”,还体现在法院的整个团队人员之间,这一点我更是深有体会:这里是我的故乡,可我的家人早就移居到另一座城市,再次返乡工作,生活上总会遇到或这或那的不便,每当此时,我难免会有些恋家,心中会有些许酸楚,但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嘘寒问暖,让我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家人的关照。

  时常感叹自己的幸运,能置身在一个方圆有度而又人情味浓的大家庭中工作、生活,夫复何求?唯有安心、用心、竭力工作,方能对得起人生际遇中的这份眷顾、对得起邵东法院这块土壤的滋养。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商贸之都
  • 网络中国节清明(邵东)
  • 邵东政务
  • 文明邵东
  • 图片邵东
  • 影像邵东
  • 邵东文艺
  • 天下邵东人
  • 学习园地
  • 新闻中心
  • 邵东风貌
  • 书记市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东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