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长得更高大,假如我长得更潇洒,假如我更有知识,假如我更有文化,假如我……总往好处想,千万种假如,都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但这一切都不成立,因为我就是我,并且过去的已经过去,但我想写写假如我以后更加勤奋这个主题。
为什么我要写这个主题,因为我发现近段来我开始懈怠了,这样的结果会让人更加平庸,于是我需要提醒提醒自己,给自己打打气。
其实世上并没有真正的天才。当然,智商有遗传的因素,情商有环境的熏陶,身高体形有父母的影子……但这一切毕竟有限,我没有发现少年天才再不努力而能成为一生天才的人。
毛泽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
即使伟大如毛泽东,也只能说明“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毛主席的勤学苦练及其特殊经历岂非常人能比?
我佩服的人还有很多,罗列起来非一朝一夕所能讲清,但我想说说作家莫言。他是大文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很多,并且曾获茅盾文学奖,但莫言却“12岁读五年级时因‘文革’辍学回家,在农村劳动多年。”“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正规”的学习经历仅此而已,那么他在文学方面的艰辛与努力就可以想象了。一般的痴情与执著岂能成就如此辉煌?
我听过魏书生老师的课兼讲座。他的课做到了如行文流水,水到渠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他的讲座风趣幽默,妙语连珠,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他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对我国语文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魏书生老师“1966年初中毕业。由于‘文革’开始,失去了升入高中读书的机会。1968年到辽宁省盘锦地区新建农场当下乡知识青年。1969年受上级指派在新建农场的红旗小学教书。”此后似乎再没有上过什么所谓正规的学堂。可见天才的打造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朝着一个目标奋斗,此外似乎再没有其他途径与诀窍!
人口不到九千万的德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且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超过全世界获奖人数的一半以上?为什么德国的企业长盛不衰并有众多的“隐形冠军”?这是否得益于德国人那种终其一生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和态度?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郎咸平经常提到:飞机上碰到一个德国人,从爷爷到爸爸再到他都在做订书针。他觉得这是德国人做事业做得精的根子,哪怕“简单”如做订书针里也藏着累世的经验与教训。——出色需要时间与耐力打磨!
还是讲讲我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我现在心中时常蹦出的消极思想,认为再没有大的出息,再努力也是白搭……于是出现消极遁世的想法,出现怕吃苦的做法,这是很危险的。我记起了小学课文中寒号鸟的故事:得过且过真可怕,因为得过且过到紧要关头却不一定能过。
张衡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我想藉此作为我以后人生的座佑铭!